常见眼科检查及意义
1 视力什么是视力?何为正常视力
为什么到眼科去看病先要查视力
2 裸眼视力
什么是裸眼视力
什么时候关注裸眼视力
检查裸眼视力的意义
3 矫正视力
什么是矫正视力
检查矫正视力
为何矫正视力通常定为1.0
4 验光
电脑验光
综合验光
散瞳验光
复验
1 视力
1.1 什么是视力?何为正常视力?
视力是:指眼分辨物体的形态、大小及细微结构的最大能力,也叫视敏度。很多人都以为只要视力能达到1.0以上就算是正常了。实际上,1.0的视力只能说明人的部分视力正常。
视力正常的标准还包括:① 中心视力;② 周围视力;③ 立体视力。在医学上,只有当中心视力、周围视力和立体视力都符合生理要求时,才能算作视力正常。
1.2 为什么到眼科去看病先要查视力?
眼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视力下降,视力检查是发现眼部疾病并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。经调查发现,正常儿童在3岁时,视力就可以达到1.0。经常检查视力可以发现很多影响视觉健康的疾病。所以,任何年龄段的人,每年检查1次视力是很有必要的。
2 裸眼视力
2.1. 什么是裸眼视力?
祼眼视力是指不戴任何眼镜时能看到的视力值,检查裸眼视力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判断他的裸眼视力是否正常。
2.2. 什么时候关注裸眼视力?
0~6岁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,新生儿出生仅有光感,1岁视力一般可达4.3(标准对数视力表,下同),2岁视力一般可达4.6以上,3岁视力一般可达4.7以上,4岁视力一般可达4.8以上,5岁及以上视力一般可达4.9以上。
2.3. 检查裸眼视力的意义?
对于裸眼视力过低或者双眼视力相差过大的情况,要注意排查屈光参差、调节力、弱视等问题。同时关注孩子的裸眼视力和屈光度的差异,如果近视程度不高,但裸眼视力很差,可能会存在调节力过差的情况。比如,等效球镜是-0.5D,裸眼视力却只有4.6,这种情况如果不做调整,孩子的近视会发展会比较快。
3 矫正视力
3.1 什么是矫正视力?
矫正视力就是指有屈光不正的患者,戴上眼镜以后达到的最佳视力。
3.2 检查矫正视力
矫正视力检查一般来说在五米处,先检查右眼再进行左眼的检查,要根据视力检查表,从最上行最大的字符到最下行最小的字符,依次进行检查。
3.3 为何矫正视力通常定为1.0?
为什么戴镜通常是把视力提升到1.0而不是1.2?其实这并没有生理上的依据,只是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事情。要说原因,大概有以下几点:
-
1.0是整数,便于计算。按此配镜不适主诉少。
-
目前通常建议单眼1.0,双眼1.2作为矫正标准。
-
可避免过矫。
-
确保验光准确的情况下,其实1.2优于1.0,一般5°镜可以往1.2矫正。
4 验光
4.1 电脑验光
电脑验光分小瞳验光和散瞳验光,如果小瞳验光发现近视程度比较严重,但是散瞳验光又没那么严重,两种相差比较大,就是说明孩子的用眼强度比较大,存在用眼疲劳和调节痉挛的情况。这时要进行调节,防止孩子近视发展。如果发现屈光发展比较快,检查频率就要提升,1~2个月检查一次;如果屈光发展比较稳定,3~6个月检查一次
4.2 综合验光
综合验光,就是在电脑验光、检影验光这些客观验光的基础上,通过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。综合验光仪是一种利用多组透镜及验光视标配合使用,可以对人眼的屈光不正及视功能进行检测的设备,相对于传统插片验光及检影验光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。
4.3 散瞳验光
指使用了散瞳药物麻痹睫状机后进行验光的数据,包括快散、慢散,散瞳主要是为了测得孩子真实的度数。
① 快散:快散是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,一般只需要1个小时左右,就可以验光。药效6个小时左右,第二天可以进行复验。
②慢散:慢散是用1%阿托品眼用凝胶或眼膏滴眼后进行散瞳验光的方式。使用方法为2~3次/日,连用3日后停药进行第一次验光,停药后21天后可以进行复验。
4.3.1 什么时候散瞳,什么时候不散瞳?
散瞳:首次配镜(包括OK镜)、远视配镜、视疲劳症状、大散光
不散瞳:已经戴镜有眼轴等对比数据,可以雾视后验光换镜;不打算进行配镜等屈光矫正、眼压高于正常值。
4.3.2 验光必须散瞳吗?
如果是常规检查,不需要配镜,不必散瞳,但如果想要查看远视储备,需要散瞳。
4.4 复验
散瞳后的数据不能直接用来配镜,孩子日常用眼时,存在一定的生理性调节,并不都能处于极限放松的状态。所以,必须等待散瞳药效恢复后复验,它代表的是实际的情况。然后根据复验和试戴的结果进行配镜。避免把假性近视的度数错误地加到镜片中,发生过矫。